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带着对当地大米产业发展的思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
开原市委组织部
带领20余名党代表
奔赴盘锦市
开启一场异地“取经之旅”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党政干部先后奔赴全国多地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对标先进,而跟此前考察不同的是,这次考察参加的都是来自开原市的党代表和大米产业相关人员,主打的就是围绕开原市稻米产业链的发展和稻米品牌价值的建设,紧抓提升“关键少数”的“关键能力”,全面推动稻米产业文章向大向深。
紧追稻米产业“标兵”
为什么学盘锦?
这并不是开原市一时兴起
盘锦讲大米故事
让其品牌价值迅速提升
已经四次登上
辽宁区域品牌榜首
年产优质水稻近100万吨
围绕稻米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
已经构建了稻米全产业链条
在位于盘锦市高升经济区的神州沃良(辽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里,“5G农业”的建设,让稻米从种植到收割完全依托数据模型指导日常田间管理,“云种地”从想象走入现实;国外引进的领先稻米加工设备在园区里火力全开,从米醋、米酒、米油等大米加工食品到大米蛋白肽、蛋白饮料等保健产品,稻米深加工产业链条层层递进;“互联网+农业”的理念在这里进一步深化,以稻田地、生产工艺和生产车间为基础,开拓出的商务交流、科普研学、教学基地、休闲观光等一体的工业旅游模式,让稻米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
“走进盘锦的稻米企业,意识到了开原大米低、小、散的现实之困,这也是阻碍大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难题。”全国人大代表、开原市靠山镇盛家屯村党支部书记盛秀玲感慨道。
“稻米产业在这里实现了我们之前没有想到的场景,比如说依托稻米开展的旅游业态,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是改变发展理念,不仅要延长大米的产业链条,也能在稻米的农旅融合上有所探索。”开原市中固镇党委书记李颖说道。
考察团队深入到车间园区
迅速转变身份角色
结合稻米产业难点问题
“零距离”学习盘锦的
先进发展模式
他们走一路,学一路
心比火热
“一粒优质米在这经过了怎样的选拔?”不少党代表对公司生产稻米的加工标准颇有兴趣。公司负责人则用双手比划出了“41”的字样,“一粒稻米从播种到端上消费者的餐桌,要经历41道工序,在优化原种、减肥增效的基础上,采用25道现代化种植工序,还要经过16道加工工序,才能把控稻米品质,减少稻米的营养损失。”考察团队在感受到了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举措的同时,对于稻米产业和农旅发展方面也有了深深的启发和思考。
打开思路,找到“出路”
稻米作为农业发展中的
“老字号”
要焕发新活力
如何才能不拘泥于过往?
车间产品展示台前琳琅满目的产品回答出了这一难题。“在‘废料’中提取大米油,剩余做成有机肥,整个生产线下来没有一点浪费,更没有一丝多余。”创新加工,是这次考察给大家带来的最大冲击。
在这里
考察团队听到了
盘锦大米“后进之路”的故事
从2004年盘锦7家大米企业联合组建“盘锦大米航母”,揭开了水稻加工的篇章起,就持之以恒地以缺链补链、有链强链为目标,围绕大米深加工招来的企业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档次也越来越高,终于在2016年,神州沃良(辽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于此,并且基于这一“链主”正在建设下游谷脂加工产业,让大米产生了“葡萄串”般的丰硕效应。
让大家有所感悟的是
若要向产业化看齐
单兵作战不足以
引导企业发挥
“龙头辐射”作用也不具备
“以产聚链、以链集群”的
生产经验
但盘锦大米深加工公司的
更新和研发思路
则有着我市未来稻米产业发展的
可行借鉴意义
盘锦市积极围绕稻米这一农业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了“农业+旅游+研学”模式,推进稻米产业景区化建设,形成可观光、可体验、可休闲、可采购的农旅文创综合业态,走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我们村近些年围绕设施农业也大力完善基础设施,美丽乡村项目也让村庄焕然一新,但作为开原市稻米的主产区,还没有考虑过把旅游如何运用到农业发展之中,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项目。”开原市庆云镇高家窝棚村党总支书记王孝民说。
盘锦之行,取得“真经”
在直呼“干货满满”的同时
一篇篇凝结着振兴发展的
调研报告
已将捞回的“干货”
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想活力
精神动力和行动能力
都将为开原稻米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注入更多确定性
铁岭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梦彤
编辑 ▏罗晓曦 责任编辑 ▏江鸿
Copyright @ 2015-2022 科技先生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