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迎来第5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科创沃土繁育更多创新基因
□苏报记者杨帆
【资料图】
今天,阿特斯将在科创板敲锣上市,苏州科创板上市企业增至50家。这家“追赶太阳”的光伏企业是苏州美股上市企业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的控股子公司,自2011年起,已连续12年主营产品出货量排名全球前五。此次阿特斯实际募资在69亿元左右,成为苏州首发募资金额最高的上市企业。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板、在“首秀”的聚光灯下,苏州因着华兴源创、天准科技和瀚川智能三家企业的集中亮相迎来了科技创新发展的高光时刻。近4年时间里,苏州在科创板这个专为“硬科技”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板块上找准了立足点,目前科创板上市企业数仅次于上海、北京,排名全国第三,占了全省总数的近一半、全国总数的近十分之一。在苏州企业与科创板的“双向奔赴”中,创新基因扎根沃土、得以繁育生长。
创造N个“第一”闪耀“硬科技”含金量
从科创板第一股、第一家未盈利上市企业、科创板第一单重大资产重组,到拿下行业的多个第一,苏州科创板企业可谓亮点纷呈。像激光芯片第一股长光华芯、中国机器视觉第一股天准科技、机器人关节第一股绿的谐波、充电桩芯片第一股东微半导体、车规芯片第一股纳芯微、国产CPU第一股国芯科技、MEMS第一股敏芯股份等,这些熠熠生辉的行业龙头,在资本市场的加持下,引领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壮大。
车规芯片第一股纳芯微是2022年苏州科创板企业中营收增速最高的,共实现营收16.7亿元,同比增长93.76%。营收增速的提升与纳芯微不断推出应用于汽车、工业等高壁垒行业的芯片产品,把握了汽车电子、光伏等下游应用领域整体需求旺盛的市场机遇密切相关。从创业初期选择传感器信号调理芯片到2020年深耕于泛能源和汽车赛道,纳芯微结合产品研发在赛道切换中不断把握发展机遇。
机器人关节第一股绿的谐波打破的是国际品牌在国内机器人谐波减速器领域的垄断。这家从事精密传动装置研发、设计和生产的企业,从2003年就开始从事机器人用精密谐波减速器理论基础研究,在近20年时间里,相继推出14个系列近百种谐波减速器产品,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谐波减速器的工业化生产和规模化应用。
还有首批登陆科创板的中国机器视觉第一股天准科技。“我们要做一家硬科技企业。”这是董事长徐一华最大的初心。目前,天准科技专利申请数量达到640个、有效专利数量375个、授权发明专利数量200个,还作为牵头单位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并实现技术突破,精度已达到最终目标0.3微米,标志着中国在高精度坐标测量领域达到全球顶尖水平,成为继德国、日本之后掌握同等技术的全球第三个国家。
一个个第一是苏州科创板企业“硬科技”当头的生动体现。目前,苏州科创板企业中,100%是高新技术企业,80%曾入选瞪羚计划企业,18%入选苏州独角兽培育企业,54%入选各类人才项目,70%的科创板上市企业获评市级以上专精特新资质。华兴源创、广大特材、绿的谐波、固德威等企业牵头建立了产学研研究中心,天准科技、江苏北人、泽璟制药-U、敏芯股份、纳微科技等企业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为产业升级与技术革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这些企业在科创属性、融资能力、成长性、业绩韧性等方面表现突出,为科创板的壮大贡献了科技力量,科创板也给苏州科创企业提供了广阔舞台,示范性和引领性非常突出。”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谢善鸿告诉记者,苏州科创板企业产业集群效应显著,尤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已汇聚了一批涉及产业链各环节、多应用场景的创新企业,一家家科创板企业,犹如一艘艘快速行驶的大船,带动上下游与之关联的行业企业,发挥着产业链强链补链的重要作用。
资本加持科技创新持续发力
无论是科创板对苏州企业的青睐还是苏州企业对科创板的钟情,离不开的是资本市场与硬科技实力的有机互动。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已上市的苏州科创板企业IPO融资总金额达562亿元,总市值4577亿元。整体来看,科创板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业绩保持较快增长。2022年度,苏州科创板企业共计实现营业收入612亿元,两年复合增长率达27%;实现净利润65亿元,两年复合增长率达13%。近八成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0家企业营收翻番;近六成企业净利润增长,6家企业增幅在100%以上,最高达192%。
在良好的股市表现外,上市企业还运用科创板灵活包容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激发创新内生活力,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开市以来,苏州科创板企业共有16家发布过再融资预案,其中10家已实施完毕。共有7家苏州科创板企业已筹划或正在筹划购买资产,34家开展过股权激励。
资本市场的不俗表现与苏州科创企业良好的科技投入产出相呼应。在研发强度方面,苏州科创板企业一直保持高位。统计显示,2022年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金额合计达到74亿元,同比增长30%,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2%。在科研人员方面,2022年年底,苏州科创板企业已汇聚了一支超1.6万人的科研队伍,平均每家企业超过330人,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接近三成,7家企业研发团队规模在500人以上。在研发成果方面,截至5月末,苏州科创板企业专利申请总量为1.7万,有效专利总量为1.3万余件,授权发明专利总量为4500件。平均每家专利申请量约为340件,平均有效专利量为266件,平均授权发明专利量约为90件。其中,像泽璟制药去年的研发支出为4.98亿元,占营收比例为164.64%,研发强度在所有苏州上市企业中是最高的。作为一家创新型制药企业,泽璟制药截至2022年年底拥有已授权发明专利115项,正在推进17个主要在研药品的41项主要在研项目,不少产品处于新药上市申请、III期或注册临床试验阶段。
“半导体属于高科技产业,科研投入与行业发展息息相关。”苏州证券业内人士指出,2021年A股半导体行业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的中位数为10.01%,2022年提升至13.18%。从苏州板块看,在所有苏州上市企业中研发强度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7家属于半导体行业,分别为思瑞浦、裕太微、长光华芯、国芯科技、纳芯微、敏芯股份和创耀科技,全部为科创板企业。其中,思瑞浦2022年研发支出6.56亿元,占营收比例为36.76%。
“有为+有效”“科创之林”不断壮大
贴心的服务、完备的政策、有力的支持和产业的培育,为苏州科创企业积极对接资本市场创造了更多机会,也让科创板的“苏州成色”越来越足。
“资本市场改革的历史机遇、实力雄厚的产业创新集群、苏州企业稳步提升的上市意识、精准靠前的上市服务,催生出‘苏州板块’稳步壮大的实绩。”谢善鸿这样说。此前,为把握科创板机遇,苏州就出台了《苏州市科创板上市后备企业培育计划》《苏州市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支持政策,通过不断优化、细化科创板后备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机制,助推苏州科创板块高质量发展。去年4月,苏州出台《苏州市金融支持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工作意见》,明确提出实施“育林计划”“参天计划”,对优质科创型、创新型企业从“拟上市培育阶段”到“上市公司运用资本市场阶段”提供全周期的政策扶持。9月,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提出全市企业每年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超千亿元,到2025年全市新增科技上市公司100家以上等发展目标。会上发布的《推进苏州上市公司做优做强若干措施》,与其他政策协同发力,通过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加强上市后备梯队培育、高水平集聚私募基金发展、深化与交易所全方位合作、做优做细政府服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完善服务生态体系等举措,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12月,苏州又及时更新出台《苏州市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3-2025年)》,巩固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成果,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支持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作用。
政策支持的同时,丰富的资源平台也助力苏州企业跑出上市加速度。落户苏州的科创板企业培育中心(苏南)辐射带动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集聚上交所、高校、专业机构、企业等各方资源,搭建科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综合服务平台。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吴中区等推出的“上市苗圃工程”“金苗工程”等,通过打造全生命周期的企业上市服务体系,全方位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其中,自2019年上市苗圃工程启动后,工业园区新增的上市企业几乎全都来自这一工程。三年来,园区科创板上市企业多达17家,占全市科创板企业数的34%。
此外,股权投资的价值发现功能正在成为串联产业创新要素的重要环节。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苏州已成为全国股权投资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当前苏州科创板企业上市前股权结构显示,前十大股东中平均有6个为股权投资机构,平均持有企业44.6%股权。截至去年年末,苏州市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461家,全省占比36%,位居全省第一,管理各类备案基金产品2078只,管理基金总规模近4800亿元;注册在苏州的备案基金2000余只,合计认缴规模8000多亿元。
科创企业的脱颖而出,是苏州创新发展的实力呈现。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3全球独角兽榜》,苏州有10家企业入选,较去年同期实现翻番,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6位、全省第1位,企业涵盖新能源、生物科技、人工智能、软件服务等多个行业领域。一张全球榜单背后,是苏州建设产业创新集群中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日渐壮大的群体现象,是工业大市持续推进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我市通过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22327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3473家,累计拥有市级瞪羚企业1723家,市级独角兽培育企业299家。这些企业成为苏州科创板阵营进一步壮大的强大后备。汇聚创新资源、加速产业升级、壮大创新主体、提升创新生态……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苏州通过人才集聚、载体建设、政策支持等,为企业创新垒高了基石。企业登陆科创板,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循环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正在成为苏州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Copyright @ 2015-2022 科技先生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