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公证”助力苏州外贸“扬帆出海”_世界消息

来源:看苏州客户端 发布日期:2023-06-17 10:51:50

“从销毁处置到公开拍卖实现全程公证监管,更为企业节省了7万多元的成本。”苏州某外贸企业沈经理介绍。

近日,在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和苏州司法公证部门的共同见证下,一批线路板相关废品被集中销毁,销毁处置后的货物将按报验状态进行公开拍卖。这是苏州在全国首创实施“关证一链通”保税货物公证辅助销毁处置模式后,首次将废料公开拍卖模式进行串联。


(资料图)

废料处理现场

在加工贸易中,残次品、边角料的处置一直是外贸企业经营的一大难题,也是海关监管的高风险领域。

以此次苏州某外贸企业废品销毁为例。这批废品中的材料属于保税货物,从进口加工到出口国外,是不需要缴纳相关税费的。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废品,因为不再出口留在了国内,需要补税。

但废品的价值和成品的价值是不一样的,补缴的税费也是不一样的。

针对这一影响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苏州市司法局联合苏州工业园区海关依托“苏州公证链”和“海关监管链”搭建起了“关证一链通”区块链平台,设计了一套由公证机构对货物从清点、封仓、运输到销毁的全流程现场监督和证据保全方案。

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加工贸易保税货物销毁全过程留痕和可追溯管理,实现对执法人员和被执法对象的双重保护,真正打通制度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苏州市中新公证处副主任王小芳

苏州市中新公证处副主任王小芳介绍,在此次销毁工作中,公证员在现场对货物进行检查与清点,确认销毁货物是否与申报资料相符。

现场清点完毕后,企业采用封闭式厢式货车或集装箱进行运输,在起运前与公证人员共同对车厢或者集装箱施加封志。

货物运至销毁企业后,公证机构派员验核封志是否完好,确认销毁处置单位、实际销毁方式与申报是否相符,并现场监督货物销毁处置实施。公证员全程参与销毁处置的同时,海关工作人员监督销毁处置工作。

“清点、装卸、验核、销毁过程采用监控记录设备进行记录,视频资料上传到区块链时,会生成一段不可删改的数据代码即哈希值进行存证,确保真实有效。”王小芳解释。

销毁处置完毕后,公证机构及时出具公证书,并通过区块链平台发送电子公证书,实现加工贸易货物销毁处置业务申请单据“线上跑”、视频数据“链上存”、公证证书“线上出”全程线上一站式服务。

此次销毁的废品经过拍卖平台评估价值为5万元,企业将节省成本7万余元。

公证员办理公证业务

截至目前,“关证一链通”保税货物公证辅助销毁处置项目已开展7票业务,涉及原料货值4540.55万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约526万元,压缩处置时间1210小时,释放占用资金约4088万元,为企业降本增效成果显著。2022年10月,该项目曾获评江苏自贸区第三批创新实践案例。

作为一项典型的预防性法律制度,公证在降低社会交易成本、节约司法资源、化解社会矛盾、改进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苏州搭建了全国首个区块链技术与公证业务深度融合的“1+10+N”区块联盟链“苏州公证链”(司法局+10家公证处+N个业务场景),利用区块链技术的防丢失、防篡改、可追溯等特性为公证公信力赋能,以公证的法定证明力为上链数据提供可信背书。

同时,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六大“区块链+公证”法治应用场景:区块链摇号、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赋强公证平台、苏城存证、“关证一链通”保税货物公证辅助销毁处置、“一图一表”土地资源利用等。

公证员办理公证业务

苏州还在大力推动市公证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与更多政务平台数据互联互通,上线了全省首个综合性公证法律服务平台“苏州公证”并入驻“苏周到”“苏商通”“苏服办”,推动自然人法人以及非法人组织多场景多领域公证服务线上线下协同办理,进一步提升公证服务效能。

苏州市司法局公证管理处处长罗文军介绍,苏州公证行业将不断拓展“区块链+公证”应用范围,打造以苏州为基点、辐射长三角地区、深入各行各业的区块链司法存证服务网,为打造长三角数字城市标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添力。

关键词:
x 广告
设施 移动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科技先生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