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一入梅就现暴雨,本周雨势如何?

来源:姑苏晚报 发布日期:2023-06-19 09:06:40

受梅雨带的影响,苏州17日夜里至昨天出现了强降雨,雨水像从天空倒下来似的。这一轮“暴力梅”持续多久,什么时候歇歇脚呢?


(资料图片)

一入梅,雨势就挺“猛”

气温降 闷热有所缓解

许多市民有同感,似乎一入梅,苏城的雨便不再“躲躲闪闪”,一下“爽气”起来了。17日白天还阴雨绵绵,夜里开始雨势便逐渐增强,苏州北部沿江三市雨量达暴雨到大暴雨级别。根据监测,17日5时至昨天5时,全市各观测站24小时降水量在12.5毫米(苏州)至48.6毫米(常熟)之间。截至昨天8时多的监测数据显示,17日8时以来,张家港、常熟、太仓出现暴雨,局部达大暴雨(主要出现在张家港),单个观测站最大降雨量113.9毫米(出现在塘桥镇妙桥社区),最大小时降雨量39.8毫米(出现在港区七浦闸),最大阵风为7级。昨天仍有强降雨天气,继17日晚拉响暴雨蓝色预警后,市气象台昨天上午升级发布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并继续发布了暴雨警报。张家港市气象台昨天上午还升级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受到雨水的打压,苏城最高气温走上了下坡路,闷热感有所缓解。16日天空被厚云层覆盖,最高气温降到了“2”字头。17日早晨气温为21.0℃,东南风送爽,体感有点凉,白天受降雨影响,气温回升乏力,最高气温仅为23.5℃,昨天气温也在22.4℃至25.3℃之间,是夏日里难得的清凉周末。一时间,朋友圈里的讨论挺热闹:“梅雨送清凉,不下雨感觉闷”“空气能挤出水来,不喜欢黄梅天”“不要丰梅,也不要空梅,雨水适量就好”……

据市气象台预测,今年入梅后以过程性降雨为主,雨量分布不均。刚入梅,苏城雨下得有点“猛”,这一轮“暴力梅”持续多久呢?根据目前的气象资料,苏州今天白天降雨仍明显。20日起雨带有所南压,苏城逐渐雨止转阴到多云,最高气温有所上升,体感有些闷热。后期随着雨带的再次北抬,苏城还将迎来降水过程。

苏城本周雨势如何变化?市气象台预计,本周初有强降雨天气,今天白天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大雨到暴雨,夜里阴有阵雨或雷雨。20日阴有阵雨或雷雨并渐止转阴到多云。23日后半夜至25日还有一次雷阵雨天气过程,本周其余时段天气以云系变化为主。气温方面,受降水和云系影响,本周气温波动,最高气温33℃左右,出现在22日。

夏至气温高雨水多

强对流天气需加强防范

本周三将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第四个节气夏至。夏至日,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之后太阳直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白昼日渐缩短。夏至节气期间,我国南方暖湿气流活跃,长江中下游、江淮等地处于梅雨季,雨带常在江淮到江南一带摆动,强降雨频现,苏州天气特点是气温升高,雨水增多,需注意防暑祛湿。

常年夏至节气期间,苏州平均气温为26.5℃,较芒种节气上升1.9℃,极端最低气温为16.3℃,出现在1976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2℃,出现在2008年;降水量为147.8毫米,比芒种节气增加45.0毫米,雨日9.2天,比芒种节气增加2.6天;日照时数为60.2小时。

本报提醒广大市民,入梅后,强对流天气活跃,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多发。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我国局地强降水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均有增加趋势,极端性更强,需加强防范。另外,夏至后人体出汗增多,需注意补水,生活起居及时作相应调整,饮食宜清淡,并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增强体质。(记者 邵群)

关键词:
x 广告
设施 移动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科技先生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